close
標題:

香港政府一向奉行的「積極不干預」政策是什麼?

發問:

是否: 1、投資迪士尼 2、推高地價 3、讓電力、巴士、隧道、煤氣、........等等事業「專利」 4、聯繫匯率 5、香港賽馬會專營「賭博」事業 ............................................. 等等等等 就是「積極不干預」政策? 更新: 參考資料:http://hk.myblog.yahoo.com/oslojou

免費註冊體驗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最佳解答:

積極不干預政策或積極不干預主義(英文: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是香港前財政司夏鼎基於1980年提出的術語,用以概括香港政府當時「小政府、大市場」的經濟政策。 積極不干預政策被一些學者視為「香港奇蹟」(經濟發達)發生的重要因素。另一些學者認為,積極不干預政策使勞工法例保持寬鬆,是港英殖民地政府縱容資本家剝削工人的政策。 另一些學者則認為,積極不干預主義已經消亡(甚至認為過去三十年並沒有實施過嚴格的積極干預主義),稱香港現在的經濟政策是選擇性干預主義(selective interventionism),當中例子包括: 董建華擔任特首時期,投資數碼港和香港迪士尼樂園。 (這是干預政策) 1983年實施聯繫匯率,將港元與美元掛鉤 (這是干預政策 經濟理論 自由放任的經濟理論被認為是純粹的、經濟上的自由意志主義的市場觀點,主張讓自由市場自行其道是更適當而更迅速的方法,將能省去任何由政府運作所造成的效率不彰。主張政府對於民間經濟如價格、生產、消費、產品分發和服務等的干預越少,將能使經濟運作的更好(更有效率)。 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他的國富論一書中,主張市場裡看不見的手將能指引人們藉著爭取各自的利益來達成公共的利益,由於賺錢的唯一方法是自願的交易行為,因此獲取他人金錢的唯一方法便是給人們他們想要的東西。一個人不可能藉著向農夫和肉販訴諸兄弟之情而獲得一頓免費晚餐,相反的,一個人必須藉著訴諸他人的利益,支付他們勞動的代價才能從他們身上得到東西。 2002年6月,唐英年曾批評過港英政府標榜的「積極不干預」政策是「騙人」的,他認為抽稅、築路、興建公營房屋、工業邨等,均是干預,是任何政府都會做的 個人觀點: 但在真正自由市場論中,供需求的自然調節機制成立,不應該建公屋、抽稅.....,我相信香港政府的目的只是宣傳而已,所以香港只是較自由的計劃經濟政策,不是完全自由市場經濟,暫時應沒有一個國家完全用自由市場運作的。

其他解答:

香港政府和眾多政府一樣,都是做一套,講一套的。你舉的實例,都是「積極不干預」政策的反面,想來你是知道的,即講的一套是也。 但不要忘記,香港政府其實是有例可援的。港人最羨慕的美國,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美國的官員,依時會出來闡述他們的外匯政策:「我們會維持高外匯政策」是常聽到的高調。他們公然干預他們的外匯政策,但卻不斷批評別國的外匯政策受國家操控,特別是中國的外匯政策。 凡是有利一個政府的行徑,政府會毫不猶疑去先做;最近香港警方在記者會上,高調發報已偵破淫照源頭,就是一個好例子。錯了,可龜縮,公報事件在調查中,不便評論即可。此亦可說是官字兩個口的好例子了。
arrow
arrow

    sui90fm90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