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

遮打道4周有咩歷史

發問:

怡和大樓 匯豐銀行 中國銀行 立法會大樓 仲有一個唔知咩地方 係係遮打道旁既石碑係叫咩名 以上既地方有咩歷史

最佳解答:

圖片參考:http://search.centamap.com/centamap1/busstop/P3453915849.jpg 遮打道位於中區中心地帶,由東面的遮打花園側起,向西至畢打街交接處止,是一條逢星期日不準汽車經過的行人專用區街道。 遮打道是用英國商人卡察.保羅.遮打(Catchick Paul Chater)的名字命名的,以此紀念他對填海工程作出的貢獻。此外,他對香港的供電事業亦作出了很大的功勞。 怡和大廈 (Jardine House) 怡和大廈(舊稱康樂大廈)於 1974年落成,由香港中環大業主置地公司興建,1988年改稱怡和大廈,為70、80年代特式商廈掀開序幕,率先揭開了香港建築的一個新局面。康樂大廈樓高52層(178.5米),是香港首幢摩天大樓,亦為70年代全香港及全東南亞最高的建築物。 圖片參考:http://danielch.no-ip.org/albums/jos/aaa.jpg 1970年6月1日,香港政府把中環填海區的「地王」拍賣,土地面積53,000平方呎,底價5300萬港元,吸引18個財團競投,置地出價2億5800萬港元投得,是當時香港最高每呎地價的紀錄。大廈由金門建築興建,由動工至平頂只用了16個月,建築速度亦是當時的一項紀錄。怡和大廈於1973年落成,成為當時香港最高的建築物,直至1980年代初期才被合和中心取代。 怡和大廈前稱康樂大廈,1988年,怡和集團總部搬遷至康樂大廈,並易名為怡和大廈。 圖片參考:http://danielch.no-ip.org/albums/jos/aaf.jpg 圓形的窗戶設計是怡和大廈的特色。大廈高層為辦公室,低層設有商場及美心集團旗下食肆,鄰接交易廣場、香港郵政總局及地鐵香港站,並以行人天橋連接。 香港滙豐銀行總行大廈 香港滙豐銀行總行大廈位於香港中環,屬於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的總辦事處。註冊地址為「皇后大道中1號」(大部分地道的香港人皆以為有銅獅的是正門,應向長江集團中心的一面的才是)的它夾在皇后大道中和德輔道中之間,鄰近皇后像廣場,亦接近地鐵中環站。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a/a5/HSBC_Hong_Kong_Headquarters.jpg/450px-HSBC_Hong_Kong_Headquarters.jpg 現時的香港滙豐銀行總行大廈 第一代香港滙豐銀行總行大廈其實是位於獲多利街(現稱銀行街)以及皇后大道交界的獲多利大廈,在1865年由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擁有,當時皇后大道仍為海旁。 第二代總行大廈於1886年落成, 大樓前後部分的設計迥然不同,似由兩幢風格不同的建築物組成:面向皇后大道的一面以柱廊及八角形的圓拱屋頂為主,屬維多利亞式設計;面向德輔道的一邊則採用一系列拱形走廊為主。其後於1933年起,該大廈再進行重建,並使用了部分舊香港大會堂的原址,並於1935年啟用,設計屬芝加哥學派。大廈樓高70米,共13層,當時是遠東規模最大的建築物。有指它是香港首座裝有空調的建築物[1]。香港日治時期,曾經被用作政府總部。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e/Hkhsbc_jap.jpg 日治時期的香港滙豐銀行總行大廈 隨著戰後經濟發展,建築物已不敷應用,所以由1978年起重建,並於1985年11月18日落成啟用。這座第四代的總行大廈耗資52億港元[2]重建,是當時全球最昂貴的建築物及首幢耗資十億美元的大樓[2]。 1991年,滙豐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後,初期仍然以該總行大廈作為滙豐集團總管理處,直到1993年,滙豐控股將集團總管理處遷往英國倫敦為止。 第四代香港滙豐銀行總行大廈是由著名建築師諾曼·福士特(Norman Foster)設計,由構思到落成需時6年時間。整座建築物高180米,共有46層樓面及4層地庫,使用了30,000公噸鋼及4,500公噸鋁建成。 整個設計的特色在於內部並無任何支撐結構,可自由拆卸。所有支撐結構均設於建築物外部,使樓面實用空間更大。而且玻璃幕牆的設計,能夠善用天然光;地下大堂門向著正南正北,冬夏都能保持大堂涼爽,節省不少冷氣費。加上其設計靈活,可按實際需要輕易進行擴建工程而不影響原有樓層。樓內還有一部文件傳送火車,可每天自由傳送數噸重的文件。 圖片參考:http://danielch.no-ip.org/albums/hsbc/aai.jpg 建築重點是「衣架計劃」的設計方案。整個地上建築用四個構架支撐,每個構架包含兩根桅桿,分別在五個樓層支撐懸吊式桁架。桁架所形成的雙高度空間,成為每一群樓層的焦點,同時還包含了流通和社交的空間 。每根桅桿是由四根鋼管組合而成,在每層樓使用矩形托樑相互連接。這種佈局使桅桿違到最大承載力,同時把桅桿的平面面積降到最小。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c/HK_HSBC_Lion_1.jpg/450px-HK_HSBC_Lion_1.jpg 中環總行門前的銅獅子 香港滙豐銀行總行大廈門有一對銅獅子(每隻重2250磅) (香港的是第1對複製品,原件在上海博物館,第2對複製品在英國倫敦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 London)的滙豐集團新總部大廈門前,第3對複製品在上海滙豐銀行大樓),這兩頭雄獅之中,張嘴吼叫的是「史提芬」(Stephen),此名得自1920年-1924年的香港分行總司理史提芬(A. G. Stephen),而鑄造銅獅也來自他的倡議。另一頭銅獅稱為「施迪」(Stitt),是當時上海分行經理施迪(G. H. Stitt)的名字。在1942年日軍攻佔香港,把這對銅獅掠返日本,準備熔為軍火材料。日本投降後,港府透過駐日盟軍總部把銅像尋回。 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是中銀香港的總部,位於香港中西區金鐘花園道1號。在1989年竣工,1990年啟用。原址為美利樓。大廈為香港第3高的建築物,僅次於國際金融中心及中環廣場,全球排名則為居第11位。(截至2006年5月)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8/Bank_of_china_night.jpg/449px-Bank_of_china_night.jpg 中銀大廈設計者為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其亦曾設計法國羅浮宮等著名建築。中銀大廈的建築籌備由1982年開始,當時香港政府便以十一億元港幣,將位於香港商業區中心地帶--中環的六千七百平方米舊美利樓地段售予中國銀行。可是,當時卻正值香港樓市的高峰期,因此該土地的地價事實上遠低於當時的市值,故被認為是當時的港英政府向中國表示友好的行為。最初,中銀大廈是計劃於1988年8月8日落成的,因取數目字「8」在中國數有吉祥的意思。原本大樓從1985年開始動工,但由於工程延誤,至1989年終告落成並舉行過封頂儀式,於1990年5月17日才正式啟用。 圖片參考:http://danielch.no-ip.org/albums/boc/aaa.jpg 中銀大廈樓高七十層,樓高三百一十五米,加頂上兩桿的高度共有367.4米。其因此為1989年至1992年間香港及全亞洲最高的建築物,亦是美國地區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廈,紀錄維持了2年才被灣仔區的中環廣場所取代。 圖片參考:http://danielch.no-ip.org/albums/boc/aac.jpg 中銀大廈外型為棱柱狀,就像「節節高升」的竹筍一樣,根據中銀香港網站內的介紹大廈設計是仿照竹樹不斷向上生長,象徵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牆代表長城,則代表中國。結構上,整座建築物的拐角由四根加強混凝土柱支撐,有三角形框架將建築的壓力轉移到四個柱子上。外面用玻璃幕覆蓋。其獨特外型設計因此讓它成為香港最矚目地標之一,不少香港發行郵票、明信片亦常以中銀大廈為觀景之一發行。中銀大廈同時為幻彩詠香江的參與匯演建築物之一。 立法會大樓 香港立法會大樓,位於香港中環昃臣道8號,是現時香港立法會舉行會議之地。 香港立法會大樓的前身是最高法院大樓,由立法局於1898年2月28日決議興建,大樓由英聯邦採辦處的顧問建築師亞士東.偉柏(Aston Webb)及英格里斯.貝爾(E.Ingress Bell)所設計。大樓於1900年開始動工興建,1903年奠基,由於缺乏石匠與合適的花崗岩,工程延至1912年才得以完成。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1/HongKongLegcoBuilding.jpg/450px-HongKongLegcoBuilding.jpg 1912年1月15日,最高法院由港督盧嘉主持揭幕。由於英文的法院一詞「Court」與粵語的「葛」發音相近,最高法院大樓亦被俗稱為「大葛樓」。法院啟用初期僅設有3個法庭,曾被批評是極大的浪費。當時,法院由1名首席按察司和1名最高法院法官所主理,若任何人對他們其中一人的判決不服,則由二人組成合議庭進行上訴聆訊。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5/54/Hkhighestcourt1915.jpg 1915年最高法院大樓 香港日治時期,大樓被改為香港憲兵部本部,並加建拘問室等設施。戰後,法官人數大幅增加,最高法院於1970年代加建隔間,以容納共7所法庭,地方已不敷應用,最高法院因此計劃搬遷。1978年,受到地下鐵路在遮打道工程影響,最高法院大樓結構受損,需要關閉進行緊急復修。最高法院其後遷往維多利亞地方法院,1984年再遷往金鐘法院道新址。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3/34/HK_Statue_Square_1910.jpg 1920年代的皇后像廣場及最高法院大樓 最高法院大樓於1983年至1985年期間進行改建工程,以供立法局進行會議及辦公之用,大樓外部並於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立法局大樓1985年由港督尤德主持揭幕及首次會議。 1997年香港回歸後,大樓隨著立法機關更名而改稱為立法會大樓。 大樓採用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仿效古羅馬及希臘的建築設計,四周築有約17米高的愛奧尼亞式圓柱,中央為圓頂建築,雄偉的外觀令人印象深刻。 同時,建築亦揉合中國建築特色,大樓的四坡屋頂以雙層中國瓦片鋪砌,並採用精心雕琢的中式柚木托架承托屋簷,別具風格。為配合香港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環境,大樓地下築有拱廊,一樓則築有露臺,既可防止陽光直接照射大樓內部,同時有利通風,幫助散熱。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2/HK_Chater_Road_Statue_Square.jpg/800px-HK_Chater_Road_Statue_Square.jpg 和平紀念碑(抗戰勝利紀念碑) 於一九二三年興建,以紀念第一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殉難者。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0/%E6%8A%97%E6%88%B0%E5%8B%9D%E5%88%A9%E7%B4%80%E5%BF%B5%E7%A2%91.JPG/450px-%E6%8A%97%E6%88%B0%E5%8B%9D%E5%88%A9%E7%B4%80%E5%BF%B5%E7%A2%91.JPG 和平紀念碑 每年的重光紀念日,抗戰勝利紀念碑都會有儀式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軍人。在回歸以前,紀念活動都只限於香港的英兵及華籍英兵。回歸之後,東江蹤隊及港九大隊的成員亦獲邀請出席紀念活動,以表示對他們當年保衛香港所作出貢獻的肯定。 資料及圖片: http://zh.wikipedia. org/ http://www.centamap. com/cent/index.htm http://www.amo.gov.h k/ http://danielch.no-i p.org/gallery/

免費註冊體驗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其他解答:
arrow
arrow

    sui90fm90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